推拿按摩好處多
推拿按摩能夠防病養生、增強體質。
推拿療法又稱“按摩療法”,在中醫學裡有著長久的歴史。透過專業的按摩手法,刺激相應的穴位,幫助經絡的傳導來調節全身,推動經絡氣血的運行,平衡機體失衡的陰陽。由外至內,從而達到氣血運行暢通,調節機體功能、增強體質、治癒疾病,防病養生的一種無創傷的自然療法。
推拿“愈痛愈好”還是“愈痛愈傷”?
部分市民會依賴推拿去放鬆繃緊的肌肉,以為越大力越有用。的確,輕微痛楚可以刺激身體內的止痛物質,從而達到暫時舒緩的作用。不過,如發現按摩需求的力度越來越大,肌肉的狀況極有可能已到達臨界點。長期以錯誤的方式按摩會可能傷害肌肉,造成不可逆轉的纖維化反應。
其實肌肉是有彈性的組織,一些推拿手法如揉、按、拍、捏,都是機械性的外部刺激。一旦用力過猛、刺激過久便會導致肌肉纖維化。而症狀包括:肌肉僵硬、身體對疼痛更加敏感;若果出現以上這種情況,便要立即停止,並且尋求專業醫生或治療師的協助。
中醫推拿不建議加按摩油?
普遍來說,西式按摩一般會要求脫去衣物。而按摩師傅的雙手會大面積直接接觸肌膚,加上適量的精油或乳液作潤滑用途,名減少皮膚因磨擦而引起的不適感。
在中醫角度,則不建議使用精油類的推拿介質,因要防止未知的興奮劑。而中式推拿強調經絡、穴道這類特定位置的加壓、揉捏,以達到放鬆深層肌肉。如肌膚表面太滑在按壓穴道時反而容易失準,所以穿著衣服便能直接進行。
推拿方向順時針、逆時針有不同效果?
專業的中醫推拿醫師會以正確的手法,適當的力度及頻率,給予患者對應的治療。簡單來說,要達到補陽益氣的功效,會在相關的部位及穴位,採用緩慢柔和的摩擦、擠壓等手法,以長時間逆時針順著經絡施力,來刺激氣血運行,增強體質的功效,此為“補氣”;相反,以短時間順時針在經氣脈絡施力,便是“瀉氣”,有消散寒邪的功效。
推拿按摩禁區:肩頸按錯易腦中風
頸部有四條重要的血管,分別是兩條頸動脈和兩條椎動脈。頸動脈的位置在氣管兩側,椎動脈則在頸部後方、脊椎兩側。
頸動脈主要是供應大腦的血液循環,而椎動脈則負責供應小腦及腦幹的血液循環。因為血管較脆弱,若按錯位置,施加了壓力給血管,很可能造成動脈剝離,使血液無法順利流動,引發大面積的腦中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