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 DOMS?中醫如何看「鐵腿」?
西醫角度:微損傷與炎症反應
DOMS 通常在運動後 24 到 72 小時達到高峰,是肌肉纖維在進行高強度或不習慣的運動(特別是離心運動)時發生微小撕裂,繼而引發炎症反應的結果。這是一個肌肉自我修復和變得更強壯的自然過程。
中醫視角:「氣血瘀滯」、「經絡不通」
在中醫理論中,肌肉痠痛、僵硬主要歸結為「氣血瘀滯」和「經絡不通」。
- 「氣滯血瘀」:高強度運動導致氣血運行過快,突然停止後,氣機未能及時疏導,血液運行受阻,停留在肌肉和經絡之中,形成「瘀」。瘀則不通,不通則痛。
- 「邪風入體」:運動時毛孔開張,若不慎受風、受寒、受濕等外邪入侵,可能阻礙經絡,加重痠痛和僵硬感。
- 「肝腎不足」:如果平素肝腎精氣不足,肌肉(肝主筋,腎主骨)的修復能力就會下降,痠痛持續時間會更長。
破解誤區:乳酸堆積是元兇?
多數人以為 DOMS 是乳酸堆積所致,但這是常見的誤解!
真正的答案: 乳酸在劇烈運動後約 1 小時內就會被身體代謝掉,重新作為能量利用。DOMS 的主要成因是上文提到的肌肉微損傷和炎症反應。
木星中醫的 DOMS 緩解與治療方案
針對氣血瘀滯和經絡不通,木星中醫診所提供多種高效的緩解方法:
1. 專業中醫治療
治療方法 | 中醫原理 | 效果 |
針灸療法 | 疏通經絡,行氣活血,立竿見影地解除肌肉痙攣。 | 快速止痛,緩解肌肉僵硬,促進氣血循環。 |
拔罐(走罐) | 溫通經絡,吸拔瘀血,驅散風寒濕邪。 | 舒緩深層肌肉緊張,消除水腫,加速代謝。 |
專業推拿按摩 | 循經點穴,鬆解粘連,理筋整復。 | 針對性解除結節和疼痛點,恢復肌肉彈性。 |
中藥內服調理 | 根據體質辨證,使用活血化瘀、補益肝腎或祛風除濕的方藥。 | 從根本上改善體質,提升肌肉修復和耐受力。 |
2. 日常居家緩解妙方
方法 | 中醫與西醫建議 | 應用時機 |
溫和拉伸 | 伸展運動幫助肌肉逐步放鬆,促進血循,疏通筋絡。 | 運動後及痠痛期間的日常。 |
溫水泡浴/熱敷 | 「熱則血行」,溫熱能擴張血管,活血化瘀,加速代謝廢物。 | 痠痛開始出現後(通常 24-48 小時後)。 |
草本外用油/膏 | 使用含有天然草本成分(如薄荷、樟腦、薑等)的藥油或藥貼。 | 日間塗抹按摩,夜間敷貼以持續溫和緩解。 |
主動休息 | 進行輕度活動(如慢走、游泳、瑜伽),避免完全不動,讓氣血動起來。 | 痠痛期內,保持適度活動。 |
未雨綢繆:DOMS 的中醫預防哲學
「治未病」是中醫的核心思想。要有效預防 DOMS,必須貫穿於訓練前後:
1、完整熱身與收操(Cool Down):
- 熱身(溫陽啟動): 進行 5-10 分鐘輕度有氧及動態拉伸,幫助肌肉溫暖,氣血運行,降低損傷風險。
- 冷卻(收斂氣機): 運動後進行緩和的靜態拉伸,幫助心率平穩回落,讓過度興奮的氣機逐漸收斂。
2、循序漸進,不貪功:
中醫講求「和順」。訓練強度切忌暴增,應給予肌肉足夠時間適應。過猶不及,過度訓練只會耗傷氣血,導致修復不及。
3、飲食與休息,滋養肝腎:
- 充足蛋白質與水份: 這是肌肉修復的「材料」。
- 充足睡眠(養肝血): 肝藏血,夜間是肝血和肌肉修復的黃金時段。晚上 11 點到凌晨 3 點應進入深度睡眠,以保證肝臟發揮藏血與解毒功能,為肌肉修復提供強大後盾。
4、按揉穴位,提前疏通:
在訓練前後,可以重點按揉如足三里、承山、委中等穴位。
- 承山穴:小腿肚,是舒筋活絡、緩解腿部痠痛的要穴。
- 足三里穴:健脾益氣,是強壯身體、促進氣血生化的重要穴位。
健身後的肌肉痠痛雖然是成長的標誌,但絕非讓你寸步難行的藉口。
聯繫木星中醫診所,專業醫師將結合您的訓練習慣與體質,為您提供個性化的中醫調理和康復指導,讓您能更快、更有效、更安全地投入下一次訓練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