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底筋膜炎:西醫觀點與中醫「痹症」
角度 | 西醫(現代醫學) | 中醫(傳統醫學) |
病因 | 筋膜過度拉伸、微撕裂、發炎退化。常見於體重過重、運動過量、鞋子不當或足部結構異常。 | 歸屬於「痹症」或「腳跟痛」範疇。強調「不通則痛,不榮則痛」。 |
病機 | 氣血經絡阻滯,筋骨失養。常見與肝腎虧虛(筋骨退化)或外感寒濕(氣血運行不暢)有關。 |
🚨 警惕!三大典型症狀,您中了幾項?
- 清晨第一步疼痛: 休息後筋膜縮短,突然受力時產生劇烈刺痛。
- 活動後痛感加重: 雖然短暫休息可緩解,但站立或行走一段時間後疼痛再次襲來。
- 腳跟內側壓痛點: 特定位置按壓時有明顯的痛楚。
木星中醫的「標本兼治」方案:不再反覆發作
不同於單純的消炎止痛,中醫治療足底筋膜炎強調疏通經絡,並從根本上調理體質,讓筋膜獲得滋養,增強其韌性。
1. 針灸療法:疏通經絡,快速止痛
針灸是治療足底筋膜炎的首選。醫師會根據您的疼痛部位和體質,選取多條經絡的穴位,以達活血化瘀、舒筋止痛之效。
經絡 | 常用穴位舉例 | 治療目的 |
足少陰腎經 | 湧泉穴(足底)、太溪穴(足踝) | 滋養肝腎,強筋壯骨,從根本上改善筋膜韌性。 |
足太陽膀胱經 | 崑崙穴、承山穴 | 疏通足部與小腿經絡,放鬆緊繃的小腿肌肉,減少筋膜拉力。 |
局部阿是穴 | 痛點(如跟骨前緣) | 針對患處,直接緩解氣滯血瘀,快速鎮痛。 |
【木星中醫特色技術】 診所亦可配合小針刀療法(針對慢性纖維化與沾黏)或浮針療法(鬆解筋膜)等現代中醫技術,提升治療效果,讓頑固性疼痛得以鬆解。
2. 中藥調理:補益肝腎,強化筋骨
針對中醫辨證後的體質問題,配合中藥內服,能從體內進行深層調理:
- 針對腎虛型: 以六味地黃丸等方加減,補益肝腎,強壯筋骨,適合年長者或久病不癒、腰膝痠軟者。
- 針對氣滯血瘀型: 運用活血化瘀、理氣止痛藥物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消除炎症和腫脹。
- 針對寒濕痹阻型: 搭配溫經散寒、祛濕通絡藥物,改善因受寒而加重的疼痛。
3. 跌打推拿:鬆解筋膜,理筋正位
配合專業的推拿按摩手法,鬆解小腿肚(腓腸肌、比目魚肌)與足底緊繃的筋膜和肌肉,恢復足部正常力學結構,減少足底筋膜的張力。
日常護理與預防:在家輕鬆做
治療的同時,正確的居家護理能加速康復,防止復發:
1、溫水泡腳: 每日用約 40°C 溫水浸泡雙腳 15-20 分鐘,可至小腿一半高,促進足部氣血循環,放鬆緊繃的肌肉。
2、拉伸運動(至關重要): 尤其要伸展小腿和足底筋膜。例如:
- 弓箭步壓牆:伸展小腿後側肌肉。
- 腳底滾球:使用網球或高爾夫球,輕柔滾動足底,放鬆筋膜。
3、選擇合適鞋具: 避免穿著鞋底過硬、過平或高跟的鞋子。選擇具備良好足弓支撐和緩衝功能的鞋墊,可大幅減輕足底壓力。
4、避免過度勞損: 疼痛急性期,應減少長時間站立、行走或劇烈運動。
總結:踏出無痛的每一步!
足底筋膜炎絕非不治之症,關鍵在於及早診斷並選擇標本兼治的治療方法。
若您正受足底疼痛困擾,反覆不癒,請立即聯繫木星中醫診所是時候考慮從中醫角度,透過針灸、中藥、推拿等綜合療法,徹底活絡氣血,強健筋骨,讓您重新踏出輕鬆、無痛的每一步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