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「屏幕族」面臨嘅乾眼症危機
據統計,香港有相當大比例嘅市民每日使用電子屏幕嘅時間超過 8 小時。長時間注視屏幕,眼睛眨眼次數會不自覺減少,正常情況下每分鐘眨眼 15 – 20 次,而專注看屏幕時可能僅剩 5 – 10
次。眨眼次數減少,淚液分泌不足,無法有效滋潤眼球表面,就容易引發乾眼症。乾眼症患者通常會感到眼睛乾澀、有異物感、灼痛、畏光,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視物模糊、視力波動等症狀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同工作效率。
中醫眼中嘅乾眼症成因
1.中藥調理:中醫會根據患者具體證型,辨證施治。
- 對於肝血不足型患者,常用枸杞子、菊花、當歸、白芍、熟地等藥物組成方劑,如四物湯加減。枸杞子同菊花能清肝明目,當歸、白芍、熟地則可補養肝血,滋養肝陰,從而緩解眼睛乾澀、視物疲勞等症狀。
- 針對陰虛火旺型患者,多採用生地、麥冬、玄參、知母、黃柏等清熱滋陰藥物,如知柏地黃丸加減。生地、麥冬、玄參滋陰生津,知母、黃柏清瀉虛火,使陰液充足,虛火得降,眼睛得到滋潤。
- 脾胃失運型患者,以健脾益胃為主,常用黨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陳皮等藥物,如四君子湯加減。黨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健脾益氣,陳皮行氣和胃,促進脾胃運化功能恢復,為眼睛提供足夠營養。
2.穴位按摩:穴位按摩係中醫簡單易行嘅調理方法,可有效改善眼部血液循環,促進淚液分泌。
- 睛明穴:位於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。用食指指腹輕輕按壓睛明穴,每次按壓 3 – 5 秒,放鬆 2 – 3 秒,重複 20 – 30 次。按摩睛明穴可疏通眼部經絡,促進眼周血液循環,改善眼睛乾澀、視力模糊等問題。
- 攢竹穴:位於眉毛內側端。用雙手食指指腹按揉攢竹穴,順時針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 15 – 20 圈,力度以有輕微酸脹感為宜。按揉攢竹穴能緩解眼部肌肉緊張,增加淚液分泌。
- 四白穴:位於眼眶下緣中點下方凹陷處。用中指指腹按壓四白穴,每次按壓 5 – 10 秒,放鬆 3 – 5 秒,重複 15 – 20 次。按摩四白穴有助於改善眼部供血,提高眼部免疫力,減輕眼睛乾澀不適。
3.飲食調養:合理飲食對乾眼症調理亦十分重要。
- 多吃富含維生素 A、C、E 嘅食物,如胡蘿蔔、菠菜、橙子、杏仁等。維生素 A 能維持正常視覺功能,缺乏會導致夜盲症同乾眼症;維生素 C、E 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保護眼睛免受自由基損傷。可以將胡蘿蔔榨汁飲用,或者用菠菜煮湯,方便又營養。
- 適量食用一些具有清肝明目、滋陰潤燥作用嘅食物,如枸杞、菊花、百合、銀耳等。可以用枸杞、菊花泡水代茶飲,或者煮百合銀耳羹食用,既能滋養身體,又對眼睛有好處。
- 避免食用辛辣、油炸、高糖等刺激性食物,減少對脾胃同肝臟嘅損傷,防止陰液虧耗加重乾眼症。
4.生活習慣調整:養成良好生活習慣,對預防同改善乾眼症至關重要。
- 控制屏幕使用時間,每使用屏幕 30 – 40 分鐘,休息 5 – 10 分鐘,眺望遠處或者閉目養神,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。
- 保持正確坐姿同用眼距離,使用電腦時,眼睛與屏幕距離保持在 50 – 70 厘米,屏幕略低於眼睛水平線。
- 保持室內適宜濕度,可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,防止眼睛水分過快蒸發。
- 早睡早起,保證充足睡眠,讓身體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同修復,有利於肝血養護同陰液滋補。
總之,香港「屏幕族」面臨嘅乾眼症問題不容忽視。中醫通過對乾眼症成因嘅深入分析,採用中藥調理、穴位按摩、飲食調養同生活習慣調整等綜合方法,為乾眼症患者帶來有效調理方案。希望廣大「屏幕族」能夠重視眼睛健康,養成良好用眼習慣,積極運用中醫方法調理,告別乾眼症困擾,保持明亮雙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