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節痛症不再是長者專利:都市人為何關節炎提早來襲?
不少香港都市人平日工作繁重,假日又愛行山、逛街,長期過度使用膝蓋、腰背及肩頸關節,加上飲食不節、體重超標,令關節軟骨加速磨損退化,關節發炎(關節炎)的困擾越來越年輕化。一旦發作,關節腫脹、疼痛,嚴重影響日常活動。
從中醫角度來看,關節炎古稱「痺證」。註冊中醫師指出,它的內在關鍵在於人體陰陽失衡、正氣不足,而外在因素多是受風、寒、濕等邪氣入侵,最終導致「痰瘀互結,氣血運行不暢」。想要徹底擺脫關節痛,必須從內到外,對症調理。
中醫「痺證」三型:你屬於哪一種?
中醫將關節炎根據外邪入侵的性質和表現,分為以下三種主要類型:
1、風痺(行痺):痛點「走來走去」
- 病因特點: 風邪為患,風性主「行」,病灶遊走不定。
- 常見症狀: 關節痠痛會突然發作,疼痛位置不固定,時而手腕、時而膝蓋,來得快去得也快。
- 對應西醫: 症狀與西醫的「風濕性關節炎」有相似之處。
2、寒痺(痛痺):劇烈痛楚,得熱則減
- 病因特點: 寒邪凝滯,阻礙氣血運行,「不通則痛」。
- 常見症狀: 痛勢劇烈難耐,患處腫脹,症狀非常顯著。患者通常喜歡熱敷或保暖,疼痛會稍有緩解。
- 對應西醫: 臨床上常見於急性發作期的「痛風」。
3、濕痺(著痺):痠麻沉重,固定難動
- 病因特點: 濕邪較盛,濕性重濁黏滯,如油入面。
- 常見症狀: 關節和肌肉感覺麻木、沉重、無力,疼痛的部位固定。
- 對應西醫: 與關節長期磨損、造成活動受限的「退化性關節炎」症狀較為吻合。
【木星中醫的治痛方案】標本兼治 告別反覆發炎
木星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治療關節炎,強調「急則治其標,緩則治其本」:
1、急性期:針灸止痛,宣熱解毒
在關節炎急性發炎期,首要任務是緩解疼痛。中醫師會透過:
- 針灸治療: 針刺相關經絡穴位,能迅速達到溫通經絡、祛風散寒、宣痺止痛的功效,效果直接顯著,近似西醫的消炎作用。
- 中藥內服: 配合處方宣熱解毒、通經活絡的藥物,加速消炎退腫。
2、緩解期:持續調養,預防後患
許多人疼痛一旦消失就以為痊癒,這是最大的健康誤區!
中醫師提醒,在緩解期雖然症狀不明顯,但若忽略持續調養,長期的氣血瘀阻會導致關節形態變形、腫大,最終引發「氣血虧虛」或「肝腎虧損」等深層問題。
不持續調養的嚴重後果:
- ❌ 關節功能進一步退化
- ❌ 導致骨質疏鬆症
- ❌ 引發免疫系統相關疾病
因此,在緩解期,中醫師會根據患者體質,調整處方以補益肝腎、滋養氣血,配合艾灸等療法,從根本上改善體內環境,讓關節真正強健起來,減低復發機率。
您的關節健康,不容忽視!
如果您正被關節疼痛困擾,不論是膝蓋、腰背還是手足關節,建議盡早諮詢註冊中醫師。木星中醫診所的醫師會為您精準判斷屬於哪種「痺證」類型,並制定個人化的針灸、拔罐及中藥綜合治療方案,從急性消炎到長遠鞏固,真正做到標本兼治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