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如何看「凍結肩」?標本兼治 解除沾黏
從中醫角度來看,肩周炎多屬於「痺症」範疇,其根本病機多為氣血瘀滯、經絡阻閉,加上外在風寒濕邪入侵肩部經絡,導致「不通則痛」。
若病程遷延日久,肩關節周圍的筋膜和軟組織會形成頑固的結締組織和疤痕,令關節「凍結」僵硬。單純的止痛藥或休息難以根治這種深層的結構性問題。
木星中醫:針對頑固疼痛的特色治療方案
木星中醫診所在處理肩周炎等頑固疼痛方面,主張疏通經絡,鬆解筋膜,並結合內外兼治,旨在恢復肩關節的氣血運行和活動度。
1. 針灸推拿與動氣療法 (Acupuncture & Moving Qi Therapy)
- 傳統針灸: 通過精準刺激肩周穴位,如肩髃、肩貞、阿是穴等,快速疏通阻塞的經絡,減輕急性期的疼痛和炎症反應。
- 推拿拔罐: 配合中醫推拿手法,放鬆肩頸部緊張的肌肉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;拔罐則有助於祛除積聚在經絡中的風寒濕邪。
- 動氣療法: 在留針過程中,配合醫師指導患者進行肩關節的主動或被動伸展活動,有助於在氣血被激活的狀態下,更有效地鬆解沾黏,恢復關節活動度,達到「越動越鬆」的效果。
2. 小針刀/扁針療法(Fascia Release Technique)
對於病程較長、關節沾黏情況嚴重的患者,我們或會運用小針刀(或稱扁針療法)進行處理。
這是一種中醫微創技術,透過特殊的扁平針具,針對肩關節周圍深層筋膜和沾黏的軟組織進行精細鬆解。其目的在於直接「切開」或「剝離」導致關節受限的緊繃和沾黏點,快速有效地打破肩關節的「凍結」狀態,為後續的復健和功能恢復創造條件。
3. 內服中藥(Herbal Medicine)
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階段,處方內服中藥,以達到活血化瘀、舒筋通絡、祛風除濕的功效,從根本上改善肩部的氣血供應,鞏固療效,防止復發。
日常護理與復健:告別僵硬 恢復活力
在接受專業治療的同時,居家復健亦不可或缺:
- 適度活動: 不要因為疼痛而完全不動!適度的伸展活動非常重要,可以嘗試「手指爬牆」運動,或將手臂在不引起劇烈疼痛的範圍內進行鐘擺式晃動。
- 熱敷舒緩: 睡前可用暖水袋或熱毛巾對肩部進行熱敷或浸泡,每次約15-20分鐘,有助於舒緩疼痛和僵硬。
- 公園器材: 可在公園嘗試腳踩地的「吊單槓」或使用轉輪、拉繩等器材,但切記循序漸進,初期不宜過度勉強用力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