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常見症狀
退化性關節炎早期症狀不明顯,容易被忽略,若沒有及時正確處理,關節會逐漸變形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。
- 初期症狀: 膝蓋感到鈍痛或酸痛。
- 活動受限: 上落樓梯時疼痛加劇;清晨或休息一段時間後關節僵硬,活動後症狀會略為緩解。
- 關節異響: 活動關節時發出各種「喀喀」聲響。
- 後期症狀: 膝關節漸漸變形、腫大,經常發炎,觸摸時有溫熱感,無法蹲下,行走困難。
二、中醫如何看「膝關節退化」?—— 根源在「痺症」與「肝腎虧虛」
在中醫角度,退化性膝關節炎屬於「痺症」的範疇。「痺」即是閉塞不通,主要病理是:
- 骨脈痺阻,氣血壅塞: 關節疼痛是由於經絡氣血運行不暢、瘀滯所致。
- 筋骨失養,肝腎虧虛: 關節僵硬、活動障礙則與肝腎功能不足有關。中醫認為「肝主筋,腎主骨」,若肝血充盈、腎精充足,筋骨才能強健。年老體衰或長期勞損導致肝腎虧虛,無法濡養筋骨,便會加速關節退化。
因此,中醫治療着重於「扶正祛邪,標本兼治」,從根本上調理身體。
三、木星中醫診所的治療對策
在木星中醫診所,我們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階段,靈活運用中藥與針灸等療法,目標是疏通經絡、消炎止痛,並滋養肝腎,鞏固療效。
- 中藥調理: 根據患者體質,開立具有袪風散寒、除濕清熱、通經活絡功效的方藥。對於屬肝腎不足者,亦會配合補益氣血、滋養肝腎的藥材(如龜鹿二仙膠、虎潛健步丸等),從體內改善骨質疏鬆及減緩關節退化。
- 針灸治療: 常用膝關節附近的穴位,如陽陵泉、陰陵泉、膝眼、犢鼻等,直接疏通局部氣血,有效緩解疼痛,放鬆僵硬的關節。
- 推拿/手法治療: 配合適當的推拿手法,鬆解關節周圍緊張的肌肉和韌帶,改善關節活動度。
四、生活中的關節保健秘訣
除了專業治療,日常生活的保健習慣是防止退化性關節炎惡化的關鍵。
保健方向 | 中醫建議 |
體重控制 | 維持理想體重,減輕膝蓋的承重負擔。超重者應循序漸進地減重。 |
適度運動 | 養成規律且適度的運動習慣,強化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,例如游泳或平路散步。切記運動前要充分熱身。 |
減少勞損 | 避免過度行走、長時間站立或需要跪姿、深蹲的動作。當膝蓋感到不適時,應立即休息。 |
飲食調養 | 多進食富含膠質、軟骨素和鈣質的食物,有助於關節軟骨的修復和骨骼強健,例如:黑木耳、海帶、珊瑚草、豬蹄筋、小魚乾、芝麻等。 |
穴位按摩 | 閒時可按摩膝眼(犢鼻穴)周邊,或腿部陽陵泉(小腿外側,膝蓋下緣凹陷處),有助於舒筋活絡、緩解膝部不適。 |
退化性關節炎並非不可逆轉的命運,只要及早發現,配合中醫的標本兼治,加上生活中的積極保健,你也可以擁有靈活健康的關節!
如果您正受膝蓋疼痛困擾,歡迎聯繫木星中醫診所,讓專業中醫師為您度身訂造治療方案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