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暈與中風的關係:從中醫角度解析
中醫理論指出,「頭為諸陽之會」,若氣血無法上達腦部,或肝風內動、痰濁上擾,均會引發頭暈。以下是常見頭暈類型及對應風險:
- 氣血兩虛型:頭暈伴面色蒼白、心悸乏力,長期發展可能導致腦部供血不足。
- 肝陽上亢型:頭暈目眩、口苦耳鳴,血壓波動大,增加中風機會。
- 痰瘀阻絡型:頭重如裹、肢體麻木,提示血管堵塞風險。
中醫急救穴位:按壓「百會穴」紓緩頭暈
中醫有個「救命穴位」——百會穴,位於頭頂正中央(兩耳尖連線與頭頂正中线交點),具有升提陽氣、清腦醒神的作用。急救時可這樣做:
- 按壓法:用拇指或食指用力按壓百會穴,每次 3-5 分鐘,配合深呼吸。
- 艾灸法:懸灸百會穴 10-15 分鐘,溫通經絡,改善腦部供血。
針對頭暈及中風預防,診所提供以下專業服務:
- 個性化康復方案:針灸、中藥、營養諮詢一條龍服務,鞏固療效。
- 長者健康講座:定期舉辦「中風預防」講座,教授急救穴位及日常護理技巧。
九龍木星中醫診所的中醫師建議:
- 40 歲以上人士每年檢查:包括血壓、血糖、血脂及頸動脈超聲波。
- 中風高危群體(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吸煙者):每半年進行中醫體質評估。
- 出現以下症狀立即就醫:
- 一側肢體麻木無力
- 突然視物模糊或言語障礙
- 劇烈頭痛伴嘔吐
立即行動:預約專業評估,守護長者健康
頭暈絕非「小問題」,及時調理才能預防嚴重後果!九龍木星中醫診所以「預防為本」為理念,立即預約為長者提供全面健康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