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風濕關節炎反覆發作的中醫根源:濕熱瘀阻,本虛標實
- 濕熱蘊結
- 成因:香港濕熱氣候、長期飲食肥甘厚味(如油炸食品、甜點)導致濕熱內生。
- 症狀:關節紅腫熱痛、晨起僵硬明顯、舌苔黃膩。
- 氣血瘀滯
- 成因:濕熱阻滯經絡,氣血運行受阻,形成「瘀血」。
- 症狀:關節刺痛拒按、活動後疼痛加劇、皮膚暗紅。
- 本虛標實
- 本虛:久病耗傷氣血,導致肝腎虧虛,筋骨失養。
- 標實:濕熱瘀毒持續損害關節,形成惡性循環。
中醫雙效方案:穴位按摩通絡 + 中藥內調祛邪
一、 穴位按摩:疏通經絡,緩解疼痛
推薦穴位:陽陵泉穴 + 曲池穴 + 阿是穴
- 陽陵泉穴:脛骨頭前下方凹陷處,疏泄肝膽濕熱。
- 曲池穴:肘橫紋外端,清熱解毒,改善關節腫脹。
- 阿是穴:關節局部壓痛點,針對性松解粘連。
按摩方法:
- 用拇指指腹按壓穴位,力度以局部酸脹為宜。
- 每穴按壓 3-5 分鐘,每日早晚各 1 次。
二、 中藥調理:清熱利濕,活血通絡
推薦方劑:四妙勇安湯 + 身痛逐瘀湯
- 四妙勇安湯(金銀花、玄參、當歸、甘草):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。
- 身痛逐瘀湯(桃仁、紅花、川芎、秦艽):活血化瘀,疏風除濕。
個性化加減:
- 熱重者加石膏、知母清熱;
- 濕重者加薏米、茯苓健脾利濕;
- 氣虛者加黃芪、黨參補氣。
- 飲食清淡為主:少吃辛辣、油膩食物,多攝取祛濕食材(如薏米、冬瓜)。
- 適當溫和運動:太極拳、八段錦等低負荷運動,促進氣血循環。
- 注意關節保暖:避免冷氣直吹,雨季可佩戴護膝保護關節。
- 情緒管理:壓力會加重炎症,可通過冥想、書法等方式放鬆身心。
立即行動:預約專業評估,告別反覆發作!
類風濕關節炎需從體質入手,純中醫療法安全無副作用!九龍木星中醫診所以「辨證施治 + 整體調理」為理念,立即預約,助您從根源改善濕熱瘀阻體質,重獲關節自由。